不比家产比学习 山东学霸村出16名博士30名硕士

山东临沂的郯城县,地处鲁苏交界。此地曾因近3000年前春秋时代郯国君主郯子“鹿乳奉亲”的典故闻名天下。如今,位于该县白马河畔的花园乡刘湖村“一巷9博士(后)”的佳话,在高考结束后,再度成为热议的话题。

6月29日,上游新闻(报料微信号:shangyounews)记者在刘湖村采访时发现,这里家家户户对孩子的学习教育都十分重视,不比家产,爱比孩子学习成绩,学业有成的博士、硕士“学霸们”也不忘家乡的培养,用实际行动回馈家乡。

▲6月29日,山东郯城县,刘湖村里68米长的“博士巷”入口处便是一幅光荣榜,上面记录着从村里走出的博士和硕士的故事。摄影/上游新闻记者 王巍

博士巷:68米小巷走出九博士

据史料记载,山东临沂郯城县建置始于夏商时期的炎国,春秋时期演化为郯国,君主郯子“鹿乳奉亲”的故事是“二十四孝”之一。此外,孔子周游列国时曾拜郯子为师,也让此地天下闻名。

郯城县下辖的刘湖村位于鲁南苏北交界处,花园乡南端,东依白马河,新马公路从村东穿过,交通便利,目前共有496户人家1915口人。

自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,这个曾经以农耕和小手工业为主的乡村陆续走出了16名博士生、30多名硕士研究生、100多名本科生。

村中一条长约68米的小巷,住着9户人家,先后走出了9位博士(后),这条巷子也被人们称为“博士巷”。

来到“博士巷”口,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张光荣榜,上面记录了从刘湖村走出的、具有代表性的博士和硕士的故事。巷子内,不少人家都把自家的家训做成小牌匾挂在门口:有的写着“珍惜生活,热爱(电视剧)学习,报效家国”;有的写着“父供子,兄顾弟,崇文尚学,志存高远,奋发进取,永不自满”。

▲6月29日,山东郯城县,在刘湖村里,关于家风家训随处可见。摄影/上游新闻记者 王巍

由于从去年开始,“博士巷”变得越来越有名,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参观,因此巷子内每家门前还标注了户主的姓名,以及该户内培养出来的高学历人才的名字。

打造“博士巷”的想法,是现任村支书刘全启提出的。17岁就外出打工的刘全启,当年因为家穷,没能把书一直读下去,这也成为他一直后悔的事情。从上海回到刘湖村担任村支书后,他提出建设“博士巷”的建议,并在获得村民同意后,挨家挨户联系村子里走出去的大学生。

统计后村里县里都吃了一惊:“恢复高考后,全村出了这么多学霸!”当地一位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表示。

三兄妹:两博士一硕士

要说“博士巷”中最有名的家庭,非刘宝民家莫属。今年74岁的刘宝民曾是刘湖村小学的数学老师。2008年退休的他从教40多年:“那些年村里的孩子,基本都是我教出来的。”这其中,也包括刘宝民自己的三个孩子。

一门三子有两位博士、一位双硕士——这是刘宝民家在村里被关注的原因。“我家老大是山东科大博士生,现在中科院工作;老二是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博士生;老三读的双硕士,目前是无锡技术学院的教授……”说起孩子的成绩,刘宝民的脸上带着颇为自豪的笑容。

与现在不少家庭父母双高学历不同,刘宝民的老伴刘女士与他同岁,同为刘湖村的村民,但从小因为家境贫寒没有机会读书。正因如此,特别想上学的她,也格外了解读书的重要性,并不断为孩子们读书提供支持。

▲一家三个孩子两个博士一个双硕士,刘湖村村民刘宝民讲述家风家训对孩子教育产生的影响。图片来源/郯城县委宣传部

“当年家里条件困难,老大上学的时候,家里种菜赚点钱付学费,那时候老大的同学家里条件好点的,周末都能吃个鸡蛋改善一下,老大只能带家里做的饼子上学,放学后还要回来帮忙喂猪浇菜。但他爱读书,知道不读书就不会有出息,我想着那就供他读。”74岁的刘女士边接受采访边忙着手里的编织活计,尽管已经衣食无忧,但她还是喜欢接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活补贴家用。孩子们的优异与父母的“言传身教”不无关系,家中老大曾在大学毕业后工作了6年,为弟弟妹妹上学积攒学费,直到弟弟妹妹都考上大学,家中负担有所缓解后,他才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。

当孙子出生后,刘女士还曾前往泰安,帮助工作忙碌的大儿子照顾孙子。两年前,刘宝民与刘女士的长孙,以全北京高考第三名的成绩,被清华大学录取。

说到教育理念,刘宝民说自己也没有特殊或者复杂的方法,但一直以来,他都将“忠厚传家远,诗书继世长”这句家训悬挂在客厅。“‘忠厚’就是忠诚于党,忠诚于国家,忠诚于人民,为人做事要厚道。”刘宝民将这句话作为自己信守的教育理念,也经常会说给孩子们听。

“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。”刘宝民说,孩子们也深知这一点,这也成为他们持续奋斗的动力。

▲6月29日,山东郯城县,刘湖村村民刘宝民夫妇接受采访时,讲述了一家两个博士和一个双硕士的故事。摄影/上游新闻记者 王巍

兄供弟:走出全村第一个高学历人才

恢复高考后刘湖村走出的第一个高学历人才,来自村民刘保常家,他的弟弟刘保东生于1962年,是村里第一个拿到硕士学位的高学历人才,目前刘保东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。

刘保常与弟弟相差10岁,回想起小时候家里的环境,刘保常忍不住摇头:“那时候真的挺苦。”

刘保常说,那时父母都在集体公社上班,但山东的集体公社收入不高,“每天0.18元到0.2元,当时我听说东北的公社收入高,就在1971年到松花江的一家公社去干活了,每天工资1.5元。”刘保常说,当年不少山东小伙都因为相同的原因到了东北干活。

“我弟弟爱读书,读到初中家里不太想让他上了,一是要交学费,二是学校离家远,还要买自行车又是一笔费用。”刘保常说,那时弟弟特别想上学,他就和父母商量,将弟弟接到了东北,弟弟也算争气,考试合格进入了当地初中。

▲6月29日,山东郯城县,村民刘保常家走出了刘湖村第一个高学历人才刘保东,目前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。摄影/上游新闻记者 王巍

“我们住的地方离学校有两个山头,走路要两个小时。”刘保常说,但即便是东北冬天零下20℃,弟弟每天也是一早起来步行去学校。“路上经过不少水洼,有时候回来看他的鞋,里面都是湿的。”

“当时的学费每学期只要几块钱,我还没成家,就一直供他上学。”刘保常说,弟弟非常懂事,放学回家就忙着帮自己干活,他让弟弟去学习,弟弟反而会说“没什么功课”。但到了晚上他睡觉了,弟弟就会点着蜡烛看书,后来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高中,刘保常也就继续供弟弟上学,但嘴上忍不住埋怨:“他那个眼睛到高中就近视了,我家没人近视,我总觉得他是那时候用蜡烛看书看坏的。”

在刘保常家门口,写着“珍惜生活、热爱学习、报效家国”的家训。他说,父母已经都不在了,他也从东北搬回了山东老家,弟弟现在成了博士生导师,有空就回来看他,对于目前的生活,刘保常表示挺满意。

▲6月29日,山东郯城县,刘湖村里在建的大学堂。建成后,将把从村里走出的全部博士和硕士的故事进行展现,供更多人学习,激励更多的孩子。摄影/上游新闻记者 王巍

比学风:激励更多孩子发奋图强

记者联系了几位从刘湖村考学的硕士和博士,他们都表示感谢家乡的培养,但并不想过多宣传自己,只想感谢村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与乡里间的互相帮助,他们都愿意尽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。他们中间,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,建设着自己的家乡。

据村主任韩叶明介绍,刘保常的弟弟刘保东现在是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,从事植物学(蕨类)教学和科研工作,承担6项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。此前刘保东把刘湖村的土壤拿去化验,想看看村里的土地适合种植哪些中药材,是否可以开拓一条新的发展道路。

同样出自刘湖村的刘继芳,目前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,他为刘湖村提供了五色米良种,并且全程跟踪指导,为家乡的产粮出一份力。

村支书刘全启表示,与有些地方喜欢攀比金钱不同,刘湖村比的是谁家的孩子学习更好、考的大学如何,村里人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,也形成了良好的风气,为了鼓励更多学子成才,刘湖村还设立了奖学金,对金榜题名的莘莘学子,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学生,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帮助。

“我们也正在建设一个大学堂,把刘湖村的人才故事都呈现在里面。”村主任韩叶明说,因为村中学子们的求学经历和事迹,能够激励更多的孩子刻苦图强,努力奋进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